城市如同一个生命体,在不停地成长和进化。
2008年智慧城市的概念被提出后便成为城市演进的目 标。近年来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,城市建设“智能 体”开始流行。
由于智慧城市给政府、企业、市民带来显著效率提升,中国各城市均在积极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。就在不久前,拥有近 2500 万人口,且是中国最具时尚气息的上海获得重量级的世 界智慧城市大奖”,成为智慧城市发展浪潮中的“弄潮儿”。
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得益于快速发展的光网络基础设施。早在2009我国提出建“宽带中国”前,上海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“光网城市”,之后通过F5G 城市光网建设,连续多次推动光网提速,如今成为首批“三千兆”城市。
春耕秋收:上海成智慧城市弄潮儿
城市要发展得更好,需要肥沃的数字化土壤,来提升电子政务能力,服务好市民。而当引入多种ICT技术后,城市政务、各行业企业系统才能变得更智慧。因此,城市数字化转型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。
纵观全球,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走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 的前列,吸引了大量城市关注和竞相效仿。上海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如何耕耘呢?
回顾可知,2016年上海市政府提出深化政务外网建设, 实现市、区、街、居(村)全面贯通;2017年上海市政府继 续拓展政务外网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,在覆盖市、区、街镇 的基础上,逐步延伸到村委会、居委会等基层组织。
作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招牌的“一网通办”,在2018年推出之时,就已经整合了46个市级部门、16个区、220个街镇资源,可提供174 项个人办理事项,其中52 项可直接在网上就能办理。
2020 年,上海“一网通办”新增接入 500 项公共服务 事项,100 项个人事项实现全市通办。其中 2020 年 10 月推出的新版“一网通办”总门户上线运行后,PC 端访问量日均 42 万余次,申办 APP 以及支付宝、微信小程序访问量日均 1593 万余次。
2020 年 7 月,上海“一网通办”的经验作为经典案例 被写入《2020 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》。
对此,联合国电子政务评估报告专家组成员、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磊表示,上海“一网通办” 展现了其通过成立大数据中心,打造了一个政府、行业和社 会数据可以跨层级、跨部门、跨系统、跨服务共享交换的一 站式服务平台,为打造数字政府作出贡献。
一系列努力终于实现突破。2020 年 11 月,在 2020 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,上海夺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——这也 是我国城市首次获得该奖项。对此,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大中 华区负责人毛辉东认为,上海获奖是对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成 效的综合展现,标志着近年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。
善谋者胜,远谋者兴。上海并未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,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。在 2020 年 12 月举行 的“上海城市峰会 2020”上,各方一起开启“城市智能体” 建设,通过打造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,让城市演进为能感知、 会思考、可进化、有温度的智能体。一张由 F5G 构建的城 市光网是城市智能体的信息大动脉。
追本溯源:上海脱颖而出,是因 F5G 城市光网 的建设实践
几乎所有城市都将城市数字化转型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,但上海为何能成为领航者呢?也许有人会说,上海经济发达,资金雄厚,舍得投入 ;也有人说,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, 拥有全球视野,所以获得了更好的国际化方案。
其实,上海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,与其他城市一 样面临诸多挑战。
第一,上海市政府需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 务型政府,要不断提升政务外网服务能级和应用效率,持续 拓展政务外网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。
第二,上海市在发展“一网通办”、“一网统管”、雪 亮工程、智能安防和政务云化改革时,同样面临政务外网网 络性能、带宽提升的问题,数据需要集中,各种专网需要整 合,更需要统筹集约化建设“全市一张网”。
第三,城市数字化转型要求上海政府从政务办公网络向 “民生业务”的生产网转型,这对各部委业务的安全性、可 靠性和自主可控提出新的要求。比如,政府各委办局业务的 传输需要物理隔离,互不干扰;应急指挥系统对网络封包成 功率要求高达 5 个 9,本地链路时延必须小于 10ms,抖动 必须小于 2ms,可利用率不低于 99.99%……
要解决以上挑战,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建设者们首先需要 构建一张物理隔离的高安全、高速、低时延、可智能管理、 可主动防御的政务外网,而这恰恰得到上海的重视——上海 政府高度认可 F5G 城市光网的价值,建成一张基础雄厚的 F5G 城市光网,支撑电子政务外网。
F5G 是 ETSI(欧洲电信标准协会)于 2020 年 2 月定 义的固定网络的第五代技术和标准,以光纤通信为主,包含 OTN、10GPON 等技术,具备超大带宽、安全可靠、确定 性低时延的特点。
F5G 与无线网络一样,是新基建的一部分,在新基建 中扮演着“先导与基石”的作用,有效支撑“新基建”其他 领域建设。
F5G 城市光网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。要想富,先修路,F5G 就是城市快速发展的“路”。
一方面,因为 F5G 城市光网如同水电气路一样,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。因此,F5G 城市光网可视为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数据传输的基础设施,政府只有掌握 F5G 城市光网的主导权,才能在城市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占据主动。
另一方面,F5G 城市光网具备物理隔离特性,在响应政府要求资源集约化的要求、对各委办局业务进行统一承载的同时,又对各委办局业务进行物理隔离传输,满足各委办局的高安全性要求。
据悉,不论是上海市的“一网通办”,还是“一网统管服务,都是采用 F5G 技术来构建上海市电子政务外网的。该网络使用 OTN 技术,采用“一网双平面”架构,不仅解决了政府光纤资源不够、网络安全性不足等难题,还为网络赋予高可靠、简运维、易扩展等性能,构建起城市数字化转型全光基座。
其中,上海市电子政务外网,由底层光传输网络和上层业务网络组成。通过在政务外网的重要节点部署光传输设备,组建底层光传输网络。据悉,这些网络是由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统建的一张 F5G 城市光网。
此外,据了解,上海市自建的 F5G 城市光网,采用全球先进的传输产品,带宽高达单纤 48Tbps,时延低至微秒级,不仅满足上海市业务快速部署,更可满足未来 5到10年政务业务高速发展需要。值得一提的是,上海市 F5G 城市光网采用智能光纤管理系统,能够主动管理光纤资源,精准定位断纤点。
为构建更完善的 F5G城市光网,2020 年上海市逐步启动了 16 个区的政务网改造项目,其中宝山、虹口、普陀崇明、杨浦、长宁区在 2020 年改造完成,剩余的区将在2021 年继续改造。
观察:建设 F5G 城市光网,将带来无限可能
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在 2020世界 5G 大会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,未来光网城市、宽带中国的发展,需要 F5G与 5G 相结合,发挥各自的优势,支撑起智慧城市的各种应用。
相信各大城市管理者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,会构建起以F5G 与无线协调的基础网络,形成天地协调的网络布局,为“善政”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,支撑政务数字化快速平滑转型。
展望未来,跨入“万物互联、千兆传输、微秒可达”的全光城市数字化转型时代,一定会诞生我们目前想象不到的新应用,进一步丰富人们生活、激发经济生态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,构建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未来。